更新时间:2022.02.20
被判了刑的人不一定都要进监狱服刑,具体如下: 1、被判了刑但是是被判处缓刑的,不需要进监狱服刑,适用社区矫正; 2、被判了实刑的,但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以下,或者余刑在一年以下,不便送往劳动改造场所执行的罪犯,也不会送往监狱服刑; 3、只有
被判刑后多久进监狱是不确定的。但判刑后立即送到看守所,看守所的时间也在刑期内。判决后看是否上诉,一审判决不上诉10内后生效;上诉的,二审判决或者裁定后生效。看守所生效后,根据其安排,每月定期送几批人到监狱,具体时间不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
判刑后大概在上诉期、抗诉期满后十日以内送到监狱。对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由看守所代为执行。对被判处拘役的罪犯,由公安机关执行。
刑拘是进入当地的看守所。 1.拘留分为行政拘留、刑事拘留、司法拘留。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是处罚措施,刑事拘留是强制措施。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
监狱不会打人,具体原因如下: 1、现在监狱都是24小时360度无死角视频监控,监狱里服刑人员能到的地方没有监控不到的地方,因此打人会被第一时间发现。另外监狱里罪犯都实行严格的联号制度,服刑人员不允许也不可能一个人单独活动,既然打人会立即发现
不是的。我国刑法规定的五大主刑,除死刑是剩夺人的生命权外,其他几类都是限制人的人身自由。根据限制人身自由的时间和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和无期徒刑。其中对管制实行社区矫正。若被判处管制,即不必到监狱服刑,不用实行关押,而是依法
判刑了什么时候进监狱是不确定的。但判刑后立即送到看守所,看守所的时间也在刑期内。判决后看是否上诉,一审判决不上诉10内后生效;上诉的,二审判决或者裁定后生效。看守所生效后,根据其安排,每月定期送几批人到监狱,具体时间不确定。根据《中华人民共
在监狱服刑是不需要交纳费用的。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在收受物品和钱款时,应当经监狱批准、检查。如果罪犯有法定情形的,监狱可以给予表扬、物质奖励或者记功。
缓刑不需要进监狱。对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一审宣判后,已无须再予关押。如果判决发生法律效力之前,犯罪分子仍然在押,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先作出变更强制措施的决定,改为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并通知有关的公安机关,待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再依法由公安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