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6
诉讼离婚有起诉、受理、调解、审理、裁判等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夫妻一方请求离婚的,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若确认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1、起诉,即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 2、立案审查 符合立案条件,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交费后予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裁定不予受理。如果对裁定驳回起诉不服,10日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受理后,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
狭义的行政诉讼执行程序只包括对司法裁判的执行程序,它是指人民法院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使业已生效的行政裁判得以实现的程序。广义的行政诉讼执行程序还包括人民法院应行政机关申请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程序。
民事诉讼的程序如下: 1、原告起诉; 2、受理后将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 3、被告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院在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4、决定开庭审理的案件,法院在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并公告; 5、法庭调查阶段; 6、法庭辩论; 7、法庭辩
离婚诉讼具有如下相关程序: 1、当事人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2、法院受理该诉讼并进行立案; 3、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并通知被告答辩; 4、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5、法院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
财产分割纠纷的起诉状应该包括以下内容: (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 (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
法院遗产分割程序具体如下:第一步,进行析产,即先将共同所有的财产的一半分出为配偶所有,其余的为被继承人的遗产。第二步,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第三步,遗产的分割。遗产分割应当有利于生产和生活需要,不损害遗产的效用。同时要保护其他人合法权益。
当事人可以按照以下流程向法院起诉离婚: 1、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交民事起诉状; 2、人民法院在受到起诉状七日内对符合起诉条件的,予以受理; 3、人民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并判决; 4、执行。
起诉离婚财产分割的一般是指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部分,法律规定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有: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且没有说明归一方所有的等。
离婚案中财产分割的判决依据:夫妻共同财产,双方无法协商处理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女方、子女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双方如果能够通过协商方式达成财产分割协议,那么应按照财产分割协议的内容分割财产。离婚时,夫妻个人财产依法
诉讼离婚的程序分为: 1、写离婚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的证据; 3、持之前准备好的起诉书两份,证据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两份,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或者双方居住一年以上的法院起诉,到立案庭办理相关手续; 4、立案庭审查是否受理离婚案件,并支付诉讼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