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7
《民事诉讼证据规定》关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定已经不再适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规定,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举证责任按照过错责任的一般要求,由患者承担举证责任,但在医疗机构存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
医疗纠纷解决途径: 1、协商。 医患双方就赔偿问题进行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双方签订协议书,可以办理公证或律师见证,并报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2、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 当事人应当提出书面申请,并在知道或应当知道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1年内
劳务纠纷解决方法如下: 1、协商。当事人自行协商解决合同纠纷。 2、调解。双方当事人自愿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由第三者劝导,达成和解协议。 3、仲裁。依据双方当事人在合同中订立的仲裁条款或自愿达成的仲裁协议,按照法律规定对合同争议事项进行居中裁断
医疗纠纷立案条件如下: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明确的诉讼请求 4、有明确的损害后果 5、原被告双方确立了明确的医患关系; 6、受诉法院对案件具有管辖权。
对于医疗纠纷诉讼中的举证,如果推定医疗机构担责的,则由医疗机构对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以及医疗机构主观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医疗纠纷的立案条件是明确的被告;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首先,患者(原告)应当承担初步举证责任。患者(原告)应当首先证明其与医疗机构间存在医疗服务合同关系,接受过被告医疗机构的诊断、治疗,并因此受到损害。患者(原告)用门诊或者住院病历、检查诊疗报告单、诊断结论等就可以证明。故事故发生后,患者应在
发生医疗纠纷损害的起诉流程如下: 1、诉前准备工作:咨询医疗方面的专家,了解是否属于医疗过错,属于医疗过错的,第一时间和医务科联系、投诉,要求复印诊疗病历,并会同医方代表一起共同封存病历(包括诊治病历、住院病历、手术同意书、会诊讨论记录等所
防范医疗纠纷案件发生的方式如下: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 2、医疗机构应加强质量管理; 3、提高病历及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
消费者可以通过协商、调解、申诉、仲裁、诉讼五种途径来解决消费争议: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合同纠纷的处理方式: 1、调解。即在第三者的主持下,纠纷当事人经过自愿协商,排除争端,达成和解; 2、仲裁。合同纠纷发生后,当事人可以提请仲裁机关居中判明事实,分清责任,依法作出裁决; 3、诉讼。即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解决合同纠纷。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赔偿标准如下: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二)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