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16
网络诈骗罪司法解释如下: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需要分别认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
按照诈骗数额大小、犯罪情节处理。 1、如果诈骗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处罚金; 2、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有其他的严重情节,那么就处3-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如果诈骗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则可能被判处
司法解释:出现下面情形之一的,可认定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集资后不用在生产或投在生产的资金过少,导致不能返还集资款; 2、肆意挥霍,导致不能返还集资款; 3、携款逃匿; 4、把集资款用在违法犯罪上; 5、通过抽逃、转移或隐匿等手段,逃避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行为人具备以下行为方式之一,骗取保险金数额较大的,构成保险诈骗罪: 1、投保人故意虚构保险标的,骗取保险金的; 2、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对发生的保险事故编造虚假的原因或者夸大损失的程度,骗取保险金的; 3、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编
民间借贷,是指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进行资金融通的行为。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因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引发的纠纷,不适用本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内容是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且有证据证明曾经提出控告,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司法解释是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最新司法解释修改了原年利率以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通过《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于民间借贷的利息有了更进一步的规定,若在借贷时双方没有约定利息的,出借人就不得再主张偿还利息了,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不得超过年利率36%,否则超出部分约定无效。年利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
骗取贷款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本罪的法定刑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已于2020年12月2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825次会议通过,现已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