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30
可以行使合同撤销权的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方实施欺诈行为签订的合同;重大误解签订的合同;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签订了合同;一方或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签订的合同;法定其他情形等。
行使可撤销合同的撤销权的情形如下: 1、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可以在合同被追认前行使撤销权; 2、无权代理人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的合同,善意相对人可以在合同被追认前行使撤销权; 3、因重大误解,合同一方明显不公平,或者一方以
行使撤销权的情形有: 1、因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引起的撤销权; 2、因债务人无偿转让财产引起的撤销权; 3、因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而引起的撤销权。
合同具备可撤销的情形,是行使合同撤销权的前提条件。 有下列情形: 1、欺诈,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的合同。 2、胁迫,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直接以物质性强制或精神性强制迫使对方与已订立合同。 也就是
合同可撤销的五种情形如下: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合同; 3、欺诈他人订立的合同; 4、胁迫他人订立的合同; 5、趁人之危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可撤销合同的范围应限定为意思表示不真实的合同,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 2、是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而订立的合同。
下列情况不能实施撤销权: 1.因债务人的不作为造成财产减少,影响债权的。 2.无效债权行为。 3.属于事实行为的。 4.拒绝取得利益的行为。 5.不是以财产为目的的行为。
合同可撤销是行使合同撤销权的前提。有下列情形: 1、欺诈、欺诈是指一方故意欺骗他人,使他人陷入错误的合同; 2、胁迫是指一方直接以物质或精神强迫对方与已订立合同;也就是说,行为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
债权人可行使撤销权的情形有以下这些: 1、债务人无偿赠与或遗赠财产的; 2、债务人放弃到期债权的; 3、债务人放弃未到期债权的; 4、债务人与次债务人恶意延长履行期限的; 5、债务人放弃担保物权的; 6、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低价转让财产的;
根据民法典中的规定,合同撤销权情形主要有重大误解、欺诈手段、第三人欺诈、第三人胁迫、显失公平等。 1.重大误解。所谓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产生错误认识,致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真实的意思表示相违背
合同可撤销的情形如下: (1)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 (2)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对方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 (4)成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情形如下: 1、债务人进行无偿赠与或者遗赠财产的; 2、债务人抛弃到期债权的; 3、债务人抛弃未到期债权的; 4、债务人与次债务人恶意延长履行期限的; 5、债务人抛弃担保物权的; 6、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的;
可以撤销合同的情形包括以下几种: 1、欺诈或胁迫; 2、重大误解; 3、明显不公平。 根据2021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