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干部、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
以后的参保人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1996年1月1日以前参加工作的参保人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指数)÷2×33×1%。
退休工龄工资计算方法有三种: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甲单位调到乙单位工作,其在甲、乙两个单位的工作时间应不间断地计算为连续工龄。 2、合并计算法,也叫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职工的工作经历中,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
企业职工的退休工资可这样计算: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1+本人平均缴费工资指数)÷2×缴费年限×1%。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男干部、职工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对于从事井下、高温等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职工,规定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55周岁,女职工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规定退休年龄
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正常退休年龄是: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退休时在企业管理岗位的(不分干部和工人),凡在管理岗位连续工作满10年的,其退休年龄按55周岁执行;退休时在企业工人岗位的女职工(不分干部和工人),凡在工人岗位连续工作满5年的,其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人员,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限,实际缴费年限满15年以上的,按月计发基本养老金。根据最新的养老金计算办法,职工退休时的养老金由两部分组成: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
计算职工退休工资的公式:一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基础养老金=(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缴费年限×1%。
返聘退休人员属于劳务关系,劳务报酬根据双方合同约定为准。劳务人员不受劳动法及劳动合同法保护,即不享有一般劳动者的权利。因此,工龄可以按照返聘后的工龄计算(也可以不计算工龄,因为已经不涉及经济补偿的问题。除非公司愿意给这些返聘人员支付。)企业
退休职工病故可以得到单位发的补助费,包括丧葬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 丧葬补助费调整为按所在省辖市上年度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 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调整为按其生前最
工龄计算是指职工以工资收入为生活资料的全部或主要来源的工作时间的计算。工龄的计算即工龄的长短,标志着职工参加工作时间的长短,也反映了它对社会和企业的贡献大小和知识、经验、技术熟练程度的高低。 1、连续计算法,也叫工龄连续计算。例如,某职工从
当然算工龄的,职工在疾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在6个月以内者,连续计算为本企业工龄;超过6个月病愈后,仍回原企业工作者,除超过6个月的期间不算工龄以外,其前后工龄应合并计算为连续工龄;因工负伤或者职业病停止工作医疗期间,应全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