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30
故意杀人未遂与放火罪区别: 1、放火行为危害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而故意杀人行为危害的一般是特定的人; 2、放火行为的危害后果是公共安全,而故意杀人未遂行为的危害后果是对他人的生命权造成威胁。
故意杀人罪和故意伤害罪容易混淆的主要是伤害致死与故意杀人罪的既遂,和伤害罪的既遂与故意杀人未遂两种情况。 伤害致死与杀人既遂在客观方面都产生了死亡结果,但其主观要件的内容不同,前者为故意伤害他人,后者为故意剥夺他人生命。 伤害既遂与故意杀人
需要具体分析, 一、如果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执行有期徒刑。数罪中有判处有期徒刑和管制,或者拘役和管制的,有期徒刑、拘役执行完毕后,管制仍须执行。 二、如果数罪中有判处附加刑的,附加刑仍须执行,其中附加刑种类相同的,合并执行,种类不
区别故意伤害和故意杀人两罪的关键,首先要看犯罪的主观方面,就是要考察行为故意的具体内容,这是揭示两罪本质特征上的区别。伤害罪的本质特征在于侵犯他人身体健康权利,行为人对其行为必然或者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是明知的,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
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生命权利是公民人身权利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因此,不管被害人是否实际被杀,不管杀人行为处于故意犯罪的预备、未遂、中止等哪个阶段,都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直接故意杀人罪认定要件:犯罪主体年满14岁即可构成本罪,特殊情况下年满12岁也可以构成本罪;主观上为故意即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客体上侵犯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客观方面实施了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故意杀人未遂的判刑:一般在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中从轻处罚,但是犯罪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同一犯罪处罚中,一般未遂犯会比既遂犯处罚更轻。
放火罪的认定: 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犯罪客体为公共安全; 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辨别故意杀人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作为、不作为均可构成;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上为故意。
放火罪的认定: 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放火行为会引起火灾,危害公共安全,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