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工伤鉴定十级的赔偿费用应当根据具体受伤情况以及治疗费而定。一般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如果只是申请工伤认定的,一般不需要花钱。如果在工伤认定完毕之后,需要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一般需要缴纳鉴定费用。鉴定伤残等级的费用会因省份规定不同而有所不同,可以由个人或者单位垫付,最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扣除。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职
15天到60天。 1、交了申请,等劳动管理部门通知后,受伤的劳动者就要去指定的地方做劳动能力鉴定。 2、做完鉴定,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要在六十日内作出鉴定结论。 3、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三十日。费用可以自己先支付,以后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工伤鉴定结果应在员工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之后的60日内下达,如遇到专家组出现争议的情况可延迟30日下达。如单位或受伤职工本人对鉴定结果不服,可以在收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各地市有各地市的标准,如河南省: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300元,市县级每人次200元;职工因工负伤医疗终结后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次400元,市县级每人次300元;工伤争议需进行劳动能力鉴定的,省级每人
这个是不区分的,国家对于需要进行伤残鉴定的公民,实行统一的鉴定标准。在赔偿时,会根据所在地的人居收入水平进行赔偿,使得最终的赔偿金额有所差异。
十级工伤赔偿标准为:一次性伤残补贴7个月的个人工资。个人工资指的是受伤的职工在工伤前,或者在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如果当事人工资高于该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就按该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进行计算。
申请进行工伤鉴定是需要收取相关费用的。 具体工伤鉴定的收费标准:市、区县劳动鉴定委员会按每例收取200元劳动鉴定费。 因工负伤、患职工的鉴定费由职工所在单位负担;因病、非因工负伤办理退休退职职工的鉴定费,结论为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鉴定费由职
认定工伤决定书下来后,劳动者可以再作伤残鉴定,根据鉴定结果赔偿。员工在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前后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遭受事故伤害的或者因为履行职责被暴力伤害的可以认定为工伤。受了工伤的劳动者需要积极治疗自身的实际伤害。治疗完毕后,劳动者要到
工伤鉴定在用人单位的工伤保险参保地或者应当参保地的人社局进行鉴定。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在职工发生了事故伤害或者是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的,职工所在单位应该从事故伤害发生当天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那天起三十天以内,向统筹地区社
工伤鉴定要收费,参加了工伤保险的,工伤劳动能力鉴定费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除复审鉴定外,不再向工伤职工收取劳动能力鉴定费。复审鉴定与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一致的,鉴定费用由申请人承担;结论不一致的,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预缴的劳动能力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