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6
业主更换物业,法律依据如下:根据《民法典》第九百四十六条的规定,业主依照法定程序共同决定解聘物业服务人的,可以解除物业服务合同。决定解聘的,应当提前六十日书面通知物业服务人,但是合同对通知期限另有约定的除外。
贷款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从实质上说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
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第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骗
违约金是当事人通过约定而预先确定,并且违约金在弥补守约方损失的同时,还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作用。 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 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
具体情形有: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 (5)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相邻权的法律规定如下: 处理相邻关系的原则,不动产的相邻权利人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则,正确处理相邻关系。 处理相邻关系的依据,法律、法规对处理相邻关系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法律、法规没有规定的,可以按照当地习惯
构成犯罪的依据有: 1、犯罪主体,即自然人或单位; 2、犯罪客体,即指某种刑法保护的法益; 3、主观要件,即故意或过失;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实施了某种犯罪行为。
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等法律。
合同诈骗犯罪构成要件有: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本罪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贷款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手段,骗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构成,但是,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按照诈骗数额大小,犯罪情节严重与否定罪量刑。 具体判罚标准如下: 1、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