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1
如果犯人检举与自己有关的犯罪,只是涉及自身的犯罪且未被司法机关所掌握的,不能算立功,而应当算自首处理。 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不成立共同犯罪的情形具体如下: 1、共同过失犯罪; 2、犯罪行为是故意犯罪行为与过失犯罪行为的结合; 3、二人以上同时以各自行为侵害同一对象,但彼此之间无意思联络的; 4、行为人先后故意实施的相关犯罪行为,彼此没有主观联系的; 5、超出共同
共同犯罪需要同时满足以下的构成要件,不满足的不构成共同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人及以上;客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可以是共同作为、共同不作为以及作为与不作为的结合;主观上应当具备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犯罪根据行为类型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不同的形态。如
根据共犯人的作用:主犯、从犯、胁从犯。根据共犯人的分工:组织犯、教唆犯、帮助犯和实行犯。我国主要是按照行为人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并结合分工进行分类的(作用为主,兼顾分工)即分主犯,从犯,胁从犯,教唆犯四种类。
不构成。如果没有实施犯罪的,则不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分为一般共犯和特殊共犯即犯罪集团两种。一般共犯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而三人以上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犯罪组织,是犯罪集团。犯罪预备是犯罪的最低限度的进展要求,如果没有实施犯
只参与共谋也是共同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共同犯罪能成立犯罪中止。共同犯罪成立犯罪中止的条件有以下这些:1)应当具备及时性,共同犯罪的中止可以发生在犯罪预备阶段和犯罪实行阶段,也可以发生在犯罪行为已经实行终了犯罪结果尚未发生以前。但是犯罪结果一旦发生,无论其结果是由全体共同犯罪人的
共同犯罪的主犯和从犯判刑是会不一样的。例如,对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而对于其他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但是对于从犯,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的。
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
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在共同犯罪中犯罪的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从犯在共同犯罪中的认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认定为在共同犯罪中犯罪的从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为共同犯罪的主犯;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教唆犯和被教唆人形成共犯关系,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构成共同犯罪。如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即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不构成共同犯罪。
适用。帮助犯是共同犯罪中从犯的一种,即在共同犯罪中起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这种从犯的犯罪行为通常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查看犯罪地点、排除犯罪障碍以及事前通谋答应事后隐匿罪犯、消灭罪迹、窝藏赃物来帮助实施犯罪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