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20
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精神分裂犯罪的处理分三种情况: (1)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不负刑事责任; (2)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与正常人一样负刑事责任。精神不正常时犯罪的,属于第一种情形; (3)尚未完全丧失或者控制
1.个人为进行书法犯罪活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走私把罪的,不以单位把罪论处;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不以单位犯罪论处。单位是否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应根据单位实施走私行为的次数、频度、持续时间、单
非法运输林木罪的四要件包括: 1、非法运输林木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主观方面由故意构成; 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即在林区非法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共同过失犯罪行为,即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属于共犯,只需根据个人的过失犯罪情况分别负相应的刑事责任即可。故意加过失的情形,二人以上实施共同的危害行为,但罪过形式不同,即一人为故意犯罪,一人为过失犯罪,虽然两人的行为共同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
非法运输林木罪的构成四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2、本罪表现为非法收购、运输盗伐、滥伐的林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非法收购林木罪由以下要件构成: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3、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林区非法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犯罪对象,是盗伐、滥伐的林木。行为人在林区收购盗伐、滥伐的林木的行为,极大地助长了盗伐、滥伐林木犯罪活动的蔓延、发展。对这种行为必须严厉打击。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滥伐林木罪既遂的最新处罚标准为: 1、对构成本罪既遂的行为人,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2、行为人滥伐林木的数量巨大的,应对其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现行刑法对滥伐林木罪立案标准规定如下:滥伐十至二十立方米以上的;滥伐幼树五百至一千株以上的。在“10至20立方米”和“幼树500至1000株”两者之间是选择关系而非并列关系,只要达到其中之一的标准要求便可构成滥伐林木罪。
违法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罪立案标准规定如下: 1、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允许采伐数量累计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导致林木被代数量超过10立方米的; 2、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林木被滥伐20立方米以上的; 3、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导致珍贵树木被滥伐
最新滥伐林木罪既遂量刑标准:数量较大的,既遂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既遂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非法滥伐林木罪的构成要件主要包括: 1、本罪的主体要件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即故意的心理态度,且具有非法牟利的目的; 3、客体要件是国家对森林资源的管理活动; 4、客观要件即行为人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