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知识
属于遗产的财产包括: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公民的收入、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比如住房公积金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
没有遗嘱,遗产分配的方式是:首先考虑是否有遗赠抚养协议,如果有协议的按照协议继承;没有协议的,按照法定继承。法律规定的遗产继承顺序是遗赠抚养协议优先于遗嘱继承,再是法定继承。...
在我国遗产的法律概念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主要包括:公民的收入、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等。...
立遗嘱的方式如下: 1、自书遗嘱; 2、录音遗嘱; 3、代书遗嘱; 4、公证遗嘱; 5、口头遗嘱。 有效的遗嘱情况如下: 1、处分的财产是立遗嘱人的个人合法财产; 2、内容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 3、主体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4、立遗嘱人的意思表示真实。 下列人员不能作为遗嘱见证人: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以及其他不具有见证能力的人; 2、继承人、受遗赠人; 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 继承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丧失继承权: 1、故意杀害被继承人; 2、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 3、遗弃被继承人,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 4、伪造、篡改、隐匿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 5、以欺诈、胁迫手段迫使或者妨碍被继承人设立、变更或者撤回遗嘱,情节严重。 综上所述,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消除后,遗嘱人能够以书面或者录音录像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 ...
遗产继承人按照法律规定的继承顺序确认,如果有遗赠扶养协议的,继承人为受遗赠人;如果有遗嘱的,继承人为遗嘱约定的继承人;按照法定继承的,继承人是被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