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用房非居住用房的违法性问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业主擅自将居住用房改为非居住用房的行为在我国是不合法的。依据我国法律法规,业主不得擅自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若业主未经利害关系人的同意,则需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并赔偿损失。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规定,若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而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业主以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其行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条业主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有利害关系的业主请求排除妨害、消除危险、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业主以多数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其行为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除房屋类型表明为“住宅”外的房屋都为非居住用房。 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非居住用房: 1、原始设计为非居住房屋,延续至拆迁时仍作为非居住房屋使用的; 2、公房承租人与所有人签订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建立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关系的; 3、房地产权证记载的权利人为单位,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但原始设计为居住房屋以及实际用作职工或者职工家庭居住使用的除外; 4、原始设计为居住房屋,经市或区(县)房地局批准居住房屋改变为非居住用途的。
本文介绍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的区别,如何认定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呢?以下详细介绍。因居住用房和非居住用房价格的差异,导致动迁时双方对房屋性质争论颇多。 本市有这方面的规定: 1、原始设计为非居住房屋,延续至拆迁时仍作为非居住房屋使用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 2、公房承租人与所有人签订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建立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关系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 3、房地产权证记载的权利人为单λ,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但原始设计为居住房屋以及实际用作职工或者职工家庭居住使用的除外; 4、原始设计为居住房屋,经市或区(县)房地局批准居住房屋改变为非居住用途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但在2001年11月1日以前,已经以居住房屋作为营业场所并领取营业执照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在2001年11月1日以后,以居住房屋作为经营场所并领取营业执照,δ经市或区(县)房地局批准居住房屋改变为非居住用途的,不认定为非居住房屋。
-
把居住用房改非居住用房合法吗,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擅自将居住用房改非居住用房经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的合法,非经同意的不合法。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
2024.04.19 25 -
居住权房屋继承问题
不可以继承房屋的居住权。可以继承的遗产应当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居住权是对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设施占有、使用的权利,该权利不能继承,同时不能转让。
2021.04.20 137 -
-
居住用房可以改造成非居住用房吗
一、居住用房能改成非居住用房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83条的规定,不动产的相邻各方,应当按照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正确处理截水、排水、通行、通风、采光等方面的相邻关系。给相邻方
2022-10-29 15,340 -
居住用房与非居住用房有什么不同
,居住用房与非居住用房的不同主要有: 1、原始设计为非居住房屋,延续至拆迁时仍作为非居住房屋使用的,可以认定为非居住房屋; 2、公房承租人与所有人签订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合同,建立了公有非居住房屋租赁
2022-05-14 15,340 -
非居住用房改为居住用房发生法律效果吗
擅自将居住用房改非居住用房经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的合法。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将居住用房改非居住用房的,应
2022-06-08 15,340 -
非居住用房改为商品房违法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擅自将居住用房改非居住用房经过有利害关系业主同意,那么是合法的。业主对其建筑物专有部分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业主行使权利不得危及建筑物的安全,不得损害其他业主的合法权益
2022-11-20 15,340
-
01:13
适用监视居住的情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法律规定可以知道,如果犯罪嫌疑人本来应当予以逮捕,但是符合下面条件之一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改变强制措施,施行监视居住: 第一,犯罪嫌疑人身患严重疾病,因此生活不能自理的; 第二,犯罪嫌疑
2,966 2022.04.15 -
01:15
房屋居住权怎么办理房屋居住权的办理方式如下:1、依合同而取得居住权。如承租人依租赁合同而取得对出租的房屋的居住权;2、直接依法律的规定取得居住权。如未成年子女对其父母的房屋享有居住权;3、依遗嘱等法律行为取得居住权。房屋所有权人可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为他人设定
10,471 2022.05.11 -
01:06
什么是房屋永久居住权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并不存在“房屋永久居住权”一说,《民法典》在第14章只规定了“居住权”。居住权是是指以居住为目的,对他人的住房及其附属设施所享有的占有、使用的权利,具有物权属性。居住权只能由自然人享有,不能由法人或其他组织享有,且具有
20,756 2022.04.15